2022年10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集体备课会,全体教师积极参加,热情讨论。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玉良教授主持。
会议主要分两个环节进行:一是不同教研室对已开展的集体备课情况汇报交流;二是教师代表性的学习体会展示与共享。
在教研室汇报交流过程中,各教研室主任立足本教研室专业特点,呈现了老师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感悟及融入教研的深刻体会。《原理》教研室主要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展开讨论,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成果,并不断将其融进教学科研之中。《概论》教研室主要则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教师们从不同的方面和维度展开讨论,交流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历史阶段的实践逻辑和现实成就。《纲要》教研室则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担负的历史使命,强调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探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和继往开来的历史逻辑和宝贵经验。《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则紧紧抓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讨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强大精神动力支撑和法治体系保障。
在教师代表发言环节,三位老师呈现了精彩的思想观点,展现了深刻的智慧之思。孙玉良教授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哲学的视角,运用历史思维,突出问题意识,强调世界观和方法论。他认为,在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于一些“新概念”、“新提法”,而应置于党的整个历史文献中去把握。一定要结合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一定要结合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等内容把握党的创新成果,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发展逻辑,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进路。孙教授还强调,应以“五个牢牢把握”作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特别是,他在讲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时,巧妙地结合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内蕴的三个基本价值维度,即求真、求善和求美。他认为,真理从来都是具体的,具有过程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并执着于“善”的价值追求,聚焦于伦理取向,落实于道德要求,不忘初心和使命,一心为了人民。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对自由有着清醒的认识,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不断努力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罗会德教授则从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融进教研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重点讲到三点:一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领悟和把握,一定要全面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千万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可取的;二是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与教材的结合点,避免盲目地结合,找准切入点,避免胡乱地嫁接;三是要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案例法,比较法等。重视历史逻辑,学会横向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等。金兴副教授则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通过历史叙事,运用诗一般的简洁语言,以灵动活泼的方式给我们描绘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感情充沛,意蕴丰富,思想深刻,让我们耳目一新。
党总支书记金东英表示,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是每位教师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功夫,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她强调,一要发挥教研室作用,针对不同课程不同专题不同章节有针对性的融入,做到学习深、落实细;二要发挥马院学科专业的作用,不断强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研究、宣传、阐释等工作,做到研究深、贯彻实。
总之,通过这次集体备课会,老师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系统、全面、深刻的把握,同时也明白了今后教学科研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努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学院)